这一秋,南海馆迎来了1613名“旅人”

字号:T|T
2020-10-23 16:13 来源:海南省博物馆官网

这一秋,南海馆迎来了1613名“旅人”。
这群“旅人”,便是国家文物局划拨给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646件/套(共1613件)文物艺术品。
2020年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向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移交了第二批划拨文物,总计646件/套(共1613件),其中文物321套(924件)件,包括书画180套(211件),钱币596件,陶瓷器52套(59件),青铜器20套(23件),化石25件,杂项1套(10件)。
他们旅行于历史长河中之中,年岁最长的彩陶罐,孕育自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而年岁较轻的为一批书画作品,则出于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近现代名家之手。其跨度之长、种类之丰、品相之美,难尽全貌。今且撷英咀华,以飨尊客佳友。
 

马家窑文化彩陶罐
罐喇叭口,束颈,丰肩,鼓腹,腹部两侧饰对称双耳,鼓腹向下渐收,小平底。其口沿内部饰彩,颈部饰几何纹,肩腹部以红、黑两色绘出四组大小相套的组合圆圈纹,每一大圆圈内绘三个小圆圈,圈内填编织纹,圈外绘波浪形条纹。
此器属马家窑文化晚期典型器型,多为储水之用。其造型饱满,纹饰精美,主体纹饰运用对称的手法,线条粗细适宜,疏密有度,繁而不乱,富有变化,体现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极高水平。
 

春秋蟠虺纹青铜鼎
鼎呈圆形,口部略敛,窄沿,双立耳,浅腹,圜底,下承三处蹄足。其腹饰蟠虺纹一周,足部饰凸弦纹一周。
此器器身有明显的范线,推测为三块陶范拼接而成。其器形墩实庄重,纹饰细密繁复,颇为精美。
 

西汉兽首衔环耳青铜钫
钫呈四棱形,方口,平唇,长颈,斜肩,鼓腹,圈足。其为素面,腹部饰一副对称的兽首衔环辅首。兽首面部以斜线纹为地,口部衔环,只见其双目圆瞪,形容威武。其中一侧辅首旁刻有铭文。

清乾隆官窑青花龙纹盘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心绘一周双弦纹,内绘五爪龙纹,该龙张牙舞爪,身体卷曲,腾空作上升状,威武凶猛。龙体一侧绘一火珠,火纹环绕龙身。盘外壁绘两组龙赶珠纹,龙张嘴吐舌,身躯呈弓形,似在追逐前方火珠。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盘胎体轻薄,造型优,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生动传神,是乾隆官窑典型的款式及纹样。
 

清光绪官窑粉彩夔凤纹碗
碗敞口,弧腹,圈足。内壁素面无纹。外壁口沿处及近底处各描一周金线,腹部饰粉彩夔凤穿花纹。绘有夔凤四只,间以花卉纹。四只夔凤形态相近,用色各异,色彩层次丰富。碗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碗器型规整,胎质细腻,用红、粉、黄、蓝、紫、绿诸彩,设色丰富多变,浓淡相宜。整体构图饱满却不繁复,为粉彩瓷中的上乘佳作。而其所用的夔凤穿花纹,亦是清乾隆时期以来官窑瓷器常见的装饰纹样。

清慈禧清供图轴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纵76厘米,横39厘米。
款署:光绪壬寅年(1902年)冬下涴御笔
钤印: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大雅斋龙纹篆印、金照玉粹(朱文)、福田无量(白文)
此画将牡丹、水仙、一串红等花卉枝叶置于瓶盆等器物中,以示为案头清供之物。其布局高下错落,设色明快清丽,具有较高的绘画技巧。

清吴昌硕石鼓文轴
纸本,纵144厘米,横77厘米
释文:汧殹沔沔,烝彼淖渊。鰋鲤处之,君子渔之。濿有小鱼,其游散散。帛鱼皪皪,其筵氐鲜。黄帛其鯾,有鯆有[鱼+帛]。其[立+月]孔庶。脔之毚毚,汗汗博博。其鱼维何,维鱮维鲤。何以苞之,维杨及柳。田车孔安,鋚勒冯冯。既简,左骖旛旛,右骖騝騝。吾以隐于原。
本幅款署:光绪十四年戊子十二月昌硕吴俊呵冻篆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仓石(朱文)
此轴笔法浑朴,笔力遒劲,独具风骨。


齐白石虾蟹图轴
纸本设色,纵100厘米,横34厘米
款署:大厂乡先生雅正,戊子,八十八岁白石
钤印:齐白石(白文)
此画上部绘三只虾,其姿或躬而向前,或直而游荡;画下部绘有三只螃蟹,或挥螯上攀,或舞爪浮游。其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使得纸上之虾蟹栩栩如生,似在水中嬉戏游动。

张大千七言对联
纸本,纵128厘米,横21.5厘米
释文:故乡不是真轻别,此地还应澹忘归
本幅款署:士钦先生画家雅教
钤印:大千(朱文)、张季、大风堂(白文)
此联笔力劲拔秀逸,外柔内刚,与释文之中深切而又克制的情感相融合,平中见奇,独具风采。
南海馆凭临千尺南溟水,亦有沧海之襟怀。
早在2018年4月26日南海馆开馆之初,国家文物局便划拨了第一批22件文物至我馆,以丰富馆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这批藏品共计22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7件。
此次“旅人”的到来,不仅增加了南海馆藏数量,完善了独具特色的藏品体系,亦使本已波澜起伏的“南海故事”融入了引人入胜的新篇章。今后或将在展厅与大家见面,延续着自己的传奇“履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