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新趣、社稷流光:北京中山公园的守护与焕新(上)

字号:T|T
2025-07-31 10:04 来源:中国文物报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社稷坛五色土上,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壤,仿佛沉淀着历史的呼吸与脉搏。一年前的今天——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贯穿古都的脊梁,携其上的明珠社稷坛(中山公园),荣耀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365个日夜流转,这座古老的皇家坛庙园林,正悄然经历着一场静水深流的蜕变,在敬畏守护与创新焕活之间,书写着古老遗产的现代篇章。

这不,在一年之后的中山堂内,由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北京市政协中山堂管理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年第三期“来今雨轩讲堂”正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正在讲述“社稷坛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入选‘世遗’的意义与价值”。这堂讲座本身,正是遗产在守护中焕活、于传承中创新的生动注脚。

e3a80f0c5dc6c225b241535660098a5.jpg

马国馨正在讲述“社稷坛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入选‘世遗’的意义与价值”

古坛新声:当科技轻抚千年砖瓦

申遗成功的荣光甫落,沉甸甸的责任便已扛上肩头。在北京市中山公园,文物保护不再是单纯的手工技艺,还插上了科技与匠心的双翼。

建筑测绘.jpg

建筑测绘

数字“骨骼”,为古建存档永生:走进公园深处,你会遇见一群特殊的“丈量者”。他们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光如丝般滑过五色土坛的庄严轮廓、拜殿的巍峨斗拱、戟殿的肃穆空间,以及那些见证过无数春秋的坛门、神厨神库、宰牲亭。一笔一划的手工测绘,与精密仪器的数据流交织。最终,15座明清瑰宝的每一寸肌理,被浓缩成一套浩瀚的“数字档案”:总平面图如鸟瞰画卷,建筑群测绘图如精密解剖图,CAD图纸、手工图集、点云影像……它们共同为社稷坛构建了一套坚不可摧的“数字骨骼”,让其在虚拟世界获得永生,也为未来的每一次“问诊”提供了最坚实的科学底本。

文物巡查 (2).jpg

文物巡查

匠心“疗愈”,熨平时光的褶皱:科技的记录看似冰冷,匠人的手却带着温度。神厨神库的屋瓦,在能工巧匠的指尖下被细心查补,重现昔日光彩;习礼亭、社左门、内坛墙顶的杂草青苔被轻柔拂去,古建的筋骨得以舒展;五色土坛墙经过专业擦洗、勾缝打点,那象征“普天之下”的五色泥土,在阳光下愈发鲜艳夺目。就连园中静默的青云片石,也拥有了量身定制的“遮风避雨亭”。

文物巡查 (1).jpg

文物巡查

“听诊”古建,守护毫厘之间:守护的目光,从未如此敏锐。181次——这是“文物e巡查”平台一年来记录下的深情凝视。每一次屏幕点击,都是对遗产健康状况的细致“听诊”。

1-2石刻清洁中1.png

文物保护工作现场

尤其在17次狂风暴雨后的专项巡查里,工作人员化身经验丰富的“文物医生”,仔细检查着:古树是否轻扫了飞檐?雨水是否悄悄渗漏?瓦片是否悄悄松动?这高频次、全覆盖的守护,揪出了66处细微隐患。能即刻“治愈”的,手到病除;需要“调养”的,则开出详细的“修缮药方”,确保无一遗漏。对于核心文物棂星门,更是进行了10次精密的“深度体检”。红外线检测仪如同“透视眼”,持续监测着东西棂星门上细微裂缝的每一次呼吸,详实的数据流默默守护着这座礼制门户的安然无恙。

1-5数字化拍摄现场1.jpg

数字化拍摄现场

库房“秘辛”,重逢与新生:文物库房里,上演着无声的精彩。105件珍品在专业镜头下完成了高清“定妆照”,其神韵细节得以永恒留存。12件饱经沧桑的木器,在修复师的妙手下重焕生机。

1-3迁址后的圆明园仙人承露台石座.jpg

迁址后的圆明园仙人承露台石座

最动人的“团圆”,莫过于仙人承露台的汉白玉石座。分离漂泊70余载,终于跨越时空,合璧归位。格言亭内,先贤的智慧箴言也被精心“唤醒”,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回响。

文脉激荡:讲堂书香里的古今对话

公园深挖110年对公众开放的厚重历史,13项文化活动如春蕾绽放,文化品牌熠熠生辉。

来今雨轩.png

来今雨轩讲堂

思想殿堂,直播掀起百万共鸣:“来今雨轩讲堂”成为知识传播的窗口。7期高水准学术研讨,将历史照进现实。“朱启钤纪念展”追忆公园缔造者的远见卓识;“外婆林徽因一生的执着”以独特视角展现一代才女的风骨;“中国摄影艺术的发端流变展望——从光社开始”钩沉影像艺术的源头活水。四场直播,如同架起时空桥梁,吸引了860万目光穿越屏幕,共赴思想盛宴。

科普活动.jpg

科普活动

光影纸墨,沉淀岁月的重量:书香墨韵中,历史悄然流淌。《清严偕乐—北京中山公园老照片集》,漫步时光长廊,触摸往昔风华;《巨丽清华—北京中山公园风光影集》,用镜头锁住园林四时流转的绝美瞬间;《朱启钤与北京中山公园》深度解读了这位灵魂人物与公园的不解之缘。

新书发布.jpg

新书发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国中山公园图典》《中央公园廿五周年纪念刊》也正在编辑校对之中,除此之外,还将发布新的公园宣传片,将公园的魅力播撒四方,使公园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