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泉州古城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文中涉及的九个窑址落在平面图上恰好形成了三个不甚规整的同心圆,属于三个不同的产品圈。距离泉州25千米以内的有泉州东门窑、晋江磁灶窑、惠安窑和南安窑,距离60~90千米以内的有同安窑、安溪窑、厦门(碗窑)窑和莆田窑,距离100千米以上的有德化窑。
[1]陈万里:《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文物》1957年第9期,第56页。
[2]福建博物院、晋江博物馆:《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78~381页。
[3]陈鹏、黄天柱、黄宝玲:《福建晋江磁灶古窑址》,《考古》1982年第5期,490~498页。
[4]福建博物院、晋江博物馆:《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6~140页;栗建安、郑辉:《福建宋元考古概述》,《福建文博》2002年第2期,第78页。
[5]福建博物院、晋江博物馆:《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41~364页;福建博物院:《晋江磁灶金交椅山窑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5年第二期,第32~33页。
[6]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惠安银厝尾古窑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1期,第37~41页。
[7]黄炳元:《福建南安石壁水库古窑址试掘情况》,《文物》1957年第12期,第53-55页;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南安四都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宋瓷窑窑址》,《文物》1973年第1期,第63页。
[8]陈万里:《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文物》1957年第9期,第56-59页;李辉柄:《福建省同安窑调查纪略》,《文物》1974年第11期,第80-84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安县汀溪水库古瓷窑调查记》,《文物》1958年第2期,第32-33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省最近发现的古代窑址》,《文物》1959年第6期,第62~64页。
[9]安溪窑境内窑址产品风格有差异,前两处为青瓷、青白瓷等,时代为宋元时期:后面几处则生产青花瓷,时代为明清时期。几个地区的瓷业生产是否有联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
[10]安溪县文化馆:《福建安溪古窑址调查》,《文物》1977年第7期,第58~67页。
[11]福建博物院、厦门市博物馆:《厦门集美后溪碗窑窑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4年第2期,第44、51页。
[12]李辉柄:《莆田窑址初探》,《文物》1979年第12期,第37~42页;柯凤梅、陈豪:《福建莆田古窑址》,《考古》1995年第7期,第606-613页;福建博物院:《莆田古松柏山窑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7年第2期。
[13]福建博物馆院:《莆田古松柏山窑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7年第2期,第16~31页。
[14]徐本章、陈建中:《中国古代名窑——福建德化窑》,《泉州文博》,1997年7月,第23~32页。
[15]陈建中、陈丽华、陈丽芳:《中国德化瓷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98、第103页。
[16]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窑》,文物出版社1990年。
[17]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窑》,文物出版社1990年。
[18]栗建安:《德化甲杯山明代窑址的发掘与收获》,《福建文博》2004年第4期。
[19]福建省博物馆:《泉州清净寺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
[20]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文物局:《泉州德济门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3年第2期。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编著:《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19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20年,121页。
[22]吴金鹏:《略谈晋江溥济庵遗址出土的闽南瓷器》,《闽南古陶瓷研究》,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5~108页。
[23]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江市博物馆编著:《南海I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文物出版社,2017年11月,第243~589页。
[24]叶文程、苏垂昌、黄世春:《晋江磁灶窑的发展及其外销》,《中国古代陶瓷的外销一九八七年福建晋江年会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11月,第63页。
[25]叶文程、苏垂昌、黄世春:《晋江磁灶窑的发展及其外销》,《中国古代陶瓷的外销一九八七年福建晋江年会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11月,第64页。
[26]福建博物院、晋江博物馆:《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第396页。
[27]由于日本“茶祖”珠光很喜欢用这类青瓷碗饮茶,因此日本陶瓷研究者给它们取名为珠光青瓷。转引自李辉柄:《福建省同安窑调查纪略》,《文物》1974年第11期,第80~84页。
[28]福建博物院、厦门市博物馆:《厦门集美后溪碗窑窑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4年第2期,第51页。日本有学者认为日本12~13世纪遗址中常见的“玉缘碗”(唇口碗)产地在厦门碗窑,厦门碗窑属于同安窑系。
[29]柯凤梅、陈豪:《福建莆田古窑址》,《考古》1995年第7期,第613页。
[30]徐本章、苏光耀、叶文程:《略谈德化窑的古外销瓷器》,《考古》1979年第2期,第149~154页。
[31]唐文基:《福建古代经济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32]《新五代史》(卷六八)《闽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