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农事试验场?

字号:T|T
2025-11-26 15:50 来源:皇史宬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年十月,商部提出了振兴农务的意见并获批准。各地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只在直隶保定、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开办了试验场、农林学堂。为了树立模范,带动振兴农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商部提出了在京师创立农事试验场的建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了创立农事试验场的史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部尚书载振请拨西直门外乐善园交商部兴办农事试验场事奏折

荒废园囿焕新生

时任商部尚书的载振认为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富国之道,首在重农”,农业为“邦本所系”,因为国家的支出、人民的生计大都来自于农业。他还举例说明,美国以农业立国,富甲全球;日本自维新改革以来农业发展迅速,北海道等地设立的试验场,效果很好。而中国素来重视农业,但是由于水利设施不足、农业器具不精等原因进步不明显,非常需要官方的促进倡导。

要建立农事试验场,就需要相当的场地。关于试验场的选址条件,载振提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便于参观就不能偏僻,二是为了利于研究就不能贫瘠。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西直门外的“乐善园”,他说乐善园比较广阔,有十余顷,而且土地肥沃又有泉流利于灌溉,适合作为试验场,获得了朝廷的批准。乐善园本是清初康亲王杰书的园亭,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园内修建行宫,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基本修建完成,共花费了约24万多两银子,兴盛一时。但是到了嘉庆时期,乐善园逐渐衰落废弃,根据嘉庆十年(1805年)时的统计,拆除了园内大小房55间,游廊294间,将拆下的物料用于各处零星岁修。

乐善园虽然荒废,但仍属皇室园囿,归内务府奉宸苑管理。接到了商部关于交接乐善园的咨文后,奉宸苑表示,乐善园与继园毗连,商部只说了要乐善园,可能是还不知道有继园,既然作为农事试验场,必须宽敞才好,应当一并交给商部。

继园位于乐善园西边,据学者考证,其前身为“临善园”,归敬一贝子弘暻所有,弘暻传外甥明义,更名为“环溪别墅”。道光时归大学士宝兴,名为“可园”。最后归内务府大臣文銛,名为“继园”。光绪十一年(1885年)文銛将继园报效归官。

筹建农事试验场时的乐善园、继园是什么情形呢?据记载,乐善园在西直门外西北二里许,东、西、南三面有围墙,北面临河,园内有一座小庙。有佃户租种园内外水旱田地。继园在乐善园西南,距其西墙28丈余,园内有房87间,亭子3座,园外周围有水旱官地。二园的大小如下:

 

清末的改革,推行新事务的过程中,各部门因建设需要,往往向城外废弃的皇家庭园或官地伸手,为一些荒凉已久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佃户搬迁惹官司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商部和奉宸苑进行了交接,园内原有的佃户被“驱出园外另谋生计”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抚恤。在发放银两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墙外居住的佃户“率领老幼”哭诉,称代发银两的佃户刘泰没有按照规定发放抚恤银两。商部行文奉宸苑,要求“转饬”刘泰妥善处理,让墙外佃户尽快搬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部令刘顺昌交出赏给佃户王永治银两事档案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了结。此前哭诉的佃户不仅没有搬离,他们5家还到商部呈递文书说明原委,请求让刘顺昌交出银两。原来,刘氏、张荣、王永治、王永顺、张庆5户租乐善园外30亩地,地租由园内佃户刘顺昌收管代交奉宸苑。租地数十年,有自盖土房23间,砖井3眼,都在抚恤范围,刘顺昌“仗其势力”侵吞银两。商部再次行文奉宸苑,要求尽快发放银两,让佃户搬离。奉宸苑出面做了调解,经证实土房23间并非5家佃户所建、砖井系园井,并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即刘顺昌和5家佃户存在租金纠纷,将所欠刘顺昌租项“历年减半带还”,双方矛盾方得化解。5家佃户在闰四月初七日分别出具文书,说明领了银两若干,且保证在闰四月初八日搬离。这5户的抚恤情形是:

开通风气促农事

农事试验场设总办1人,由农工商部参议上行走内务府员外郎诚璋担任。诚璋不仅在国内广泛搜集各地五谷菜蔬、花草果木、鸟兽鳞禽等各类优良品种,还放眼世界,请清廷驻外各国使臣购买各国优良农作物籽种和先进农业器械等运回国内,用以试验场改良试验,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驻德领事购买德国农作物籽种 65又38瓶,珍品鸟 6 只、珍品鱼 9条、蜜蜂1匣,购买了农业专业图书一套12 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驻俄使署购买了俄国籽种346 种,出使俄国商务部随员恒晋专门选购了俄国棉花高产区土尔克斯坦的优良棉种一箱;清廷出使荷兰的大臣购买了荷兰菜种、草种各一箱,还购买了一台荷兰“风力运动可磨麦粉机”,农工商部通过各种渠道,还从美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国购进了大批的优良农作物籽种和先进农具,购进了许多珍禽鸟兽,购进各种农业科学种植养殖的图书、画册,为农事试验场的改良试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工商部奏请颁发木质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关防一颗。农业试验场分为五大实验区分别是:谷麦试验区、蚕桑试验区、蔬菜试验区、果木试验区、花卉试验区。农事试验场还建立了实验工厂,包括温室、理化室、桑蚕室、昆虫饲养室、农事标本陈列室;建立了博览园,园内修筑了中式、西式、日式各种楼屋亭榭,作为景点以供观瞻;建立了动物园,饲养了从国内外引进的大批名禽佳兽。

根据《农事试验场章程》的规定,“本场为开通风气,改良农事起见,特于场内附设博览园,以便公众游览,得考察试验之成绩,发起农事之观念,并于博览园附设动物园、博物馆”,兼具农业试验与参观游览的功能。除了向公众开放,农业试验场还有公务接待的职责,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理藩部陪同廓尔喀使臣参观。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清廷斥巨资修建的农事试验场也由于经费窘困而荒废,在经历多次易名后,1955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动物园”,不仅占地面积扩大,结构布局也从以农业为核心转变为以动物园为核心。

图片

北京动物园正门(图片来自网络)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