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宣教
182025-04
王瑀丨《壶中富贵图》研究
引 言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壶中富贵图》(图1)曾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1〕,被认为是其馆藏中最好的宣宗著名画作〔2〕之一。然而,对于此作的认识仍待深入。既有研究往
182025-04
博物馆讲解衍生产品在研学领域的应用与启示
内容提要: 博物馆研学是文旅融合与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增长点。讲解作为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需要传承创新。新时代博物馆应
182025-04
策展工作的三个层面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 策展:一种推动社会创新的行动 【光明艺点】 自19世纪以来,现代美术馆以其纯粹、明亮、中性的空间构造确立了一种规范化的公共展示观赏制度,距离恰恰是
172025-04
宏大叙事的温度——“水下考古在中国”展览的初心与创新
2024年10月16日,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举办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是十年前同日开幕的同名展览的升级版,举办方称之为2
172025-04
于春 卢继文:云冈石窟沉浮史 纪念云冈石窟学术发现120周年
于春 卢继文:云冈石窟沉浮史 纪念云冈石窟学术发现120周年 于春 卢继文 大众考古 2025-04-16 17:08:58 江苏 手机阅读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1年11月刊 1901年,日本工学博士伊东忠太(
172025-04
新质生产力赋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
172025-04
儿童展览中的多维共情实践 ——瑞典哥德堡世界文化博物馆“在一起”展览评
导读 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方式在反映社会问题、促进文化理解、培育公众共情能力上的作用日益突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情观众是博物馆功能与使命的内在要求,
172025-04
故宫院刊 | 何岁利:唐大明宫考古新成果与宫城建筑布局
大明宫作为唐都长安城中重要的宫城,历时长达二百余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最能全面反映唐代宫城建筑理念和建筑水平,在古代都城特别是宫城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